官方动态

最新的行业资讯、新闻公告,快速了解

资讯信息

Information
行业资讯

智能制造距离中国中小企业还有多远

时间:2018-10-08文章编辑:防爆云

“智能制造是发展方向,但更多的是一个过程。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,我们不能只在概念中,更不能够忽略了对人的关注。”

——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


近年来,工业4.0、智能制造、工业互联网、IoT,新名词层出不穷。在每一个新的概念出现后,人们总是充满了兴奋与憧憬,希冀借助新的技术来快速改变现有一切。但概念易讲,落实难。


对于中小企业来说,制造易认为,智能制造仍路漫长而修远,应理性对待。


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智能制造的目的


如果把智能制造理解为机器换人、工业软件、传感器等一大堆技术手段的应用,那就是本末倒置。智能制造的目的既不是制造过程本身,也不是“智能”手段的运用。其核心目的只能是制造效能的提升,在效率、成本、质量上能够有力地参与行业竞争。这才是智能制造的“王道”,信息科技只是“术”的层面问题。


在这样的目的之下,任何工具都仅仅是手段而已,不管是智能也好、非智能也罢, “不管黑猫白猫,抓住耗子的才是好猫”。没有实际价值的任何打着智能制造的概念,都将是IT厂商卖大力丸的假把式。因此,中小企业在拥抱智能制造的过程中,需要的是冷静思考,不要陷入到人云亦云、盲目追风的潮流中。


中小企业拥抱智能制造需要跨越“三关”


第一关 基础条件关——企业的行业属性、发展阶段是否适合智能制造


智能制造需要与行业性质匹配。对于流程性行业,或离散制造行的整机装配环节,智能制造虽然投入较大,但因为中间生产环节短、自动化程度高,应用成功率很高,风险也较低。很多大型石化、钢铁、整车制造、工程机械装配企业已经有成功应用案例。

但多数离散制造行业中,如传统的机械制造、零部件加工、装备制造行业,其生产形态多是相对独立的车间、工序与机床,连线化生产较弱。工艺流程复杂、生产环节链条漫长,人员技能依赖性较高,不可能完全实现机器换人。关键环节/工序、单元级生产的自动化,加上其余环节的人工及半自动化方式,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。


从企业规模来看,很多中小企业多在百人规模(200人以下是常态),企业的数控设备尚未全面普及、生产现场的网络实施也不完善、ERP软件未上或应用效果一般、基础数据不准确、信息化人才缺乏、配套管理机制也跟不上,这个时候就奢谈工业云、大数据,无疑是好高骛远、揠苗助长。


第二关 成本关——投入成本是否可以承担


“现在很多人一说智能制造,以为就是买很多自动化设备,就是产线上引入机器人。机器人不等于智能制造,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,可能会把企业给拖垮了。”


——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 中国区总裁朱海


智能制造如果只是物理设备的堆砌,那一定做不好;智能制造如果仅仅是想要套取政府的补贴,那就更失去了意义。智能制造因为投入较高,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,进行充分论证,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:建设的目的是什么?投入后会解决哪些实际问题?设备、软件与人工投入的成本是否可控?后期维护的成本有多大?投入产出的效益是否划算……


以目前很热的机床设备数据采集为例,某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为了解设备工作状态,评估加工能力,在还没有MES系统的情况下,投入近百万元上马设备数据采集设备,历时1年,并增加了几个专职人员实施维护,后却只是获得了设备运转的基本信息(开机、关机、转速、刀具),这些信息本来通过条码枪扫描或人工录入方式也可获得,而高成本投入后,所谓自动采集的信息只局限在设备层,与计划层、现场执行层难以关联,对生产管理并无太多指导作用。


现实中,很多这样的例子。企业冲动之下,应用了很多高大上的智能制造软硬件系统,常常是喧嚣一时,却又归于沉寂。但要知道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财力、也没有政府补贴,这种沉没成本难以承受。


第三关 文化关——是否具备实施的文化基础


文化是企业的灵魂。文化是由企业内部一系列制度、工作习惯构成,并由全员所体现的思考与行为方式。除了智能制造的软硬件基础外,企业对于文化落地的载体——“人”的因素需要关注。


长久以来,人在智能制造系统应用过程中的作用,是国内企业忽视的一个盲点。我们在选择自动化设备时,是否考虑了人员技术能力的匹配度;我们在实施了ERP、MES之后,为什么并未看到效率的提升;我们追逐热点,上马了APS高级排程系统,订单交付率为何提升有限?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过,信息化系统与人之间是何种关系?


大规模定制化的智能制造背景下,企业把大量的智能化设备、软件投入到现场时,实际上改变了传统“人机料法环”的资源格局。应用智能制造的企业未来需要构建一种新的人机协作的机制。这种新机制与传统制造模式相比,概括来说有几个明显变化:


决策机制的变化:从人的决策逐渐转变为信息化工具辅助决策,人与数据决策的关系平衡是难点。换句话说,就是“在什么时间、什么问题、谁指挥谁”。


协作机制的变化:“人—人”交互,变为“人—机”、“机—机”的交互方式,生产现场协作沟通方式、信息传递效率,对原有组织形态与业务流程带来变革需求。


执行层面的变化:从人接受人指挥,变为人部分甚至全部接受系统(数字化)指挥,人的作用在某些方面弱化,如产品设计、生产计划、任务派工;但在某些方面又会强化,如分析、决策、调度、组织、管理。如何评价人的绩效、评估设备机器的效率,提升生产现场资源执行力,具有很多组织伦理上的新挑战。


举例来说,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中计划管理环节,一般是销售部接单——转生产部编制公司计划——车间制订作业计划——车间生产执行——现场调度协调等一系列环节。但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,有了计算机辅助排程,传统的生产部与车间之间是否还是命令式指挥?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不同?现场计划员、调度员其岗位职责还会和以前一样吗?传统的生产例会、班前会要传达什么?各部门、岗位之间的互动方式会有何变化?这些对于生产组织方式来说,可能会有较大的调整。


坦率的说,国内多数中小企业制造工人、管理人员的素质,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。无论是责任心、知识储备、技能水平,以及对于信息化工具的掌握,仍将是长期面临的挑战。同时,组织结构、管理流程、薪酬模式、管理创新,也要同步于智能制造的步伐。面对智能制造带来的变化,显然很多中小企业还没有准备好。


中小企业实施智能制造,应坚持精益思想、持续改善


条条大路通罗马。在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刚刚起步,多数还处于工业2.0(自动化)向3.0(信息化/数字化)转变阶段,在资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,不能盲目攀比大企业的高投入。我们应该探索一条适合中小企业的实用、高效的智能制造之路。


制造易认为,企业在拥抱智能制造的过程中,应坚持精益思想,按需出发、持续改善、量力而行。我们为中小企业智能制造提出的建议是:坚持以制造为核心,完成从自动化向信息化、智能化的分阶段渐进。


智能制造距离中国中小企业还有多远

中小企业智能制造阶段



“制造”是企业关注的重心。所有的手段、工具都以提升生产组织能力为目标。订单交期、劳动生产率、产品质量、产品成本是永恒的KPI。中小企业财力有限,如果有条件,可以加大自动化设备的投入。自动化设备的应用目的是提升制造效率,保证制造质量。信息化工具则更开放,对于自动化设备依赖度不高,但对未来智能化有基础性影响,其产品选择与应用的难度也。这里给出一个原则,就是“带着问题去选择工具”,也就是要尽可能选用“对的而非贵的”。


例如,就是想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,那基本的excel+共享文件夹就可能搞定80%的问题;如想建立物料的电子账,ERP或一些库房管理软件就能胜任;如想管控生产现场,可以选择MES或更轻量化的生产管控产品;如想实现智能排产,有无可落地的排产调度工具……带着清晰的目的选择工具,会使信息化建设不偏离目标。当然,这些信息化系统的承接性、开放性、可定制化也需要总体考虑。目前国内仍有90%以上的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应用效果处于起步阶段。这个环节是不能跨越的。在具备信息化基础之上,方可以考虑实现设备、物料、人员等信息互联与大数据层面的智能化应用。


智能制造是大势所趋。以客户为中心,从基础做起,我们的中小企业仍任重道远。但制造易相信,经过科学规划、扎实推进,在国内越来越多优秀的信息化厂商的推动下,中国中小企业走进智能制造的春天不会久远。

防爆云微信公众号